历史教学中的设疑导学

来源:历史 发布时间:2018-07-09 点击:

【https://www.dsms123.com--历史】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景,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下面我就在历史课堂上如何设疑谈谈几点想法。

  一、设疑要迎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设疑不是越难越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适当巧妙的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疑要具有启发性,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本观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新信息和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提供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设疑,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和考虑历史现象,以便引起学生的思索、争议,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出他们的新观点、新见解,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历史。

  如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目前史学界沿有很大争议,课本主要是从政治方面就中国与海外的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肯定其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郑知下西洋在政治方面还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思疑、释疑的过程,能极大地启发学生,开宽其视野,激活其思维。

  2.设疑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通过设疑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生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发展思维,往往是十分有效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新材料,设置新情景,或给旧材料以新的角度,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出来问,诱导学生在新情景下,以愉悦的心情展开积极思维。如在学习秦统一货币时,可以问:"李四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王五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这可能是发生在什么时代的事?"这比"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教师也可以联系其他学科,如与历史关系密切的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设疑,这样既有利于各学科的综合、交叉和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上的共鸣,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七年级在学习孔子时,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小学课本中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十则》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相关论述,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乡土历史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设疑。乡土历史具有地区性的特点,能给学生以亲切感,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史的内容进行设疑,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入时,可以这样设问:福建简称什么(闽)解释"闽"字,门中关着虫,虫是野兽,在三国以前福建被认为是蛮荒之地。而今天我国经济重心就在南方,那么包括我们福建带的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发起来的呢?

  3.设疑要体现循序性。

  教师在设疑的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使各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理清问题来龙去脉,然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积极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这样既可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如果直接提问"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可能很难回答,但如果先设计以下三个问题: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②结合书本材料指出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③由此可以看出蒋介石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学生便会比较容易地把握这一政策的实质。

  二、设疑要选择恰当时机,精心安排。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可以发问,但只有在最佳时机的发问效果最好。答问时机的把握,是整个答问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最佳发问时机既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准于把握,也要求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发问时机呢?

  1、设疑在导课时。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关,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导课伊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到思,尽快入戏。如在学习五四运动导课时,先提出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2、设疑在重难点处。只有在这里设疑,才能产生波澜,才能避免满堂问而导致学生神经紧张。如学习"开元盛世"这一重点内容时,可以设问:什么是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如果说你是唐玄宗,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振奋智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设疑在教材的衔接处。教师在此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上,完善知识链条。如讲"唐社会经济的繁荣"时,讲完了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后,紧接着向学生提问:政治为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唐朝社会经济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呢?学生想早知答案,就急于学习下一个问题。这样的设疑,有利于完善知识。4、设疑在枯燥乏味处。历史教材中某些知识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设疑,深入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活"教材,于平淡中见神奇。如讲美国的领土扩张时,若单纯只按课本的语言讲述,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星条旗入手设疑;"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星组成?"就可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关于星条旗的讲述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美国版图的形成。

  5、设疑在结尾处。一堂好课,既有好的开头,中间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在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即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讲授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中,可设疑:"面对国民党的屠杀,共产党人倒下了,但他们是否永远倒下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又实行了哪些措施?我们以后再学。"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课堂设疑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精心安排,相机行事,切忌满堂问。一节课提问多少,一般视实际需要而定。教学过程中教师突然想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盲目随意会产生负作用。设疑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认真设计问题。

  2.要启发诱导,切忌急于求成,教师代办。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启发诱导,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欲,不要急着把学生的回答纳入自己备课的轨道。在学生答问过程中,教师既要避免干扰性插话,也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循着学生的思维流程,因势利导,切忌要学生步步就范,生拉硬拽到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

  3.设疑要有新意,切忌平淡无奇。历史教学中要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忌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忌问题空泛、难度大。少用"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毫无价值的提问。

  4.要突出重点,难易适中,切忌偏难偏易或过繁。过难的题目超越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会使学生听而生畏,挫伤回答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求知规律。过繁的提问容易使学生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整体把握。

  5.要多肯定表扬,切忌批评责难。不管学生的答案多么肤浅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回答应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合教学需用要的过偏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然后注意引导分析。对脱离教材甚远的问题,可在课余讲给提出问题的学生。对于提出离奇古怪问题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责怪,有时一些看似怪异新奇的问题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自己的智慧,巧设疑问,使学生经常处在有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兴趣,主动学习与探索,真正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使课堂设疑导学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学习历史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学习历史同时对提高个人修养,人文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青少年,增强爱国情怀,忧患意识,都是特别重要的,而不是你说的为所谓皇汉所服务,更不是让你乱用定义给别人呆帽子!“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希望你或他人都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我承认元清是中国历史,这点谁也不能否认~~!任何朝代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以史正人,人物历史传记首先的把你所读的历史人物定位在"人"之一词上,而不是一块石头,一段史书传记上的文字,这点明月先生写的很好~所以才是他走红的主要原因!不要带有色眼镜来看待史书上的人或事~或许当年明月有些民(河蟹)族主(和)义作怪,但他所给予的人物评价并不是很过份,因为他首先看的不是一段史料文字,而是把历史人物当作一个"人".是一个会哭,也会笑的普通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或皇帝!性格决定命运,而生活环境决定性格,凡是人都有脆弱或坚强的一面,当你读到一个人或善或恶,或奸或忠时,但谁看见了"他"的另一面?有些人只知批判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但你们何时读懂过?现在有些人只比的是哪个朝代如何如何强大或弱小却漠视她曾创造的辉煌或黑暗~或比哪些朝代版图最广最大最辽阔,或比军事,反正比什么的都有,或谈哪些皇帝最英明或昏庸,却忘记了古人所著史的根本目的:以史为鉴!!!

  张昭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上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设疑导学为高考学习网小编整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带着兴趣去学,才能学会历史,读懂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dsms123.com/xx/4739/

上一篇:高一学生如何提高历史成绩历史学习方法
下一篇:高中历史大事件时间轴

Copyright @ 2013 - 2018 高考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考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