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的三种背书方法

来源:地理 发布时间:2018-11-01 点击:

【https://www.dsms123.com--地理】

  一.口诀记忆法:是指利用口诀的节律性、趣味性特点,化繁为简,强化记忆。例如:(1)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由此还可以往前推算春秋五霸: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这三人的国家都是战国七雄,晋文公三家分晋,出现赵魏韩三国,宋襄公战国七雄没有宋国了)。(2)记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宣传活动内容时,可用二人(康梁)、二报(《时务报》、《国闻报》)、二会(强学会和保国会)、二闻(《国闻报》、《中外纪闻》)、二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一论战。(3)记忆八国联军的名称时,可用一句话记因(英)我(俄)没(美)头发(法),所以得(德)日(日本)益(意大利)受煎熬(奥匈帝国),《辛丑条约》签定的国家除这八个外,还加上荷比西(何必怜惜这样的政府呢?)。

高中历史

  二.数字记忆法:《天津条约》内容可以用二四六十来记忆。二:两种船兵船和商船(联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状况就能理解这两种船,兵船象征列强的武力,商船象征列强的商品);四:1是四种人外国公使、商人、传教士、旅游者(外国公使进京,其他人可在通商口岸活动),2是四个国家(中国与英法美俄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六:赔款600万两白银(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损失费200万两);十:10个通商口岸(1、记忆时候可以用联系记忆的方法回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是五口通商,现在多了一倍,另,五口通商全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十口通商延伸至北方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2、注意江苏的通商口岸)

  三.简图记忆法: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功能,利用地图的形象性记忆功能,设计简图调动学生的多维记忆能力。(1)新航路开辟时代,西葡航海家们的路线很难记,可以画个简图,将各洲的地理方位关系弄清楚(欧洲人航海用他们自己绘制的地图,是以欧洲为中心的,顺带还能理解近东、中东和远东的概念)

  (2)战国七雄的位置排列:

  燕(北)

  赵

  秦(西)魏(中央3国)齐(东)

  韩

  楚(南)

  (3)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位置:上海(江苏)

  从南到北广厦福宁上宁波(浙江)

  福州(福建)

  厦门(福建)

  广州(广东)

  四.缩字记忆法:利用中国文字的会意功能,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高浓缩性的概括,以利于学生能把握记忆的主要线索。例如:记忆《马关条约》内容时,可用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开厂免内税。

  五.关键词记忆法:通过记住文字内容关键词,学生可以理顺记忆思路,展开联想,想办法恢复原有内容。例如:记忆《临时约法》内容时,可用国民主权、民族平等、国民自由、选举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六.趣味对联记忆法:记忆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时,可用曾安李江,左福崇天;李轮开,张湖汉,即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七.谐音记忆法:(1)例如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用前进宾馆改外务部,即赔钱、禁止反帝、帝国主义可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订新约、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记忆《北京条约》内容:准许天天陪酒(准许华工出国,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开放天津为商埠,赔款共1800万两白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努力,讲求方法,你们一定能学好历史,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sms123.com/xx/178690/

上一篇:高三快速记忆之联想记忆法
下一篇:高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高考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考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